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丨竞逐人形机器人赛道,这里跑起来
2025-04-16 01:38:27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4002   

科技飞速演进,人形机器人走出科幻电影,走下春晚舞台,越来越快地走近人们身边。

漫步武汉街头、公园景区、展会现场,一扭头,就可能与人形机器人撞个满怀。它们身怀绝技,各显神通,正从实验室走进各类应用场景,融入你我的日常。

武汉,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正全力抢占人形机器人发展新赛道,争夺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制高点。

人形机器人是个狠角色。它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话是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里说的。 今年,国务院把具身智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大力发展未来产业的强烈信号。

据第三方机构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35年将达到1540亿美元。

湖北武汉出手了。

去年3月,湖北省政府发布《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工程实施方案》,给产业发展规划路线。

一个月后,《武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将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13个未来产业之首进行重点部署。

天问人形机器人和参观市民握手,互致新年快乐。 长江日报记者陈永权 摄

今年,武汉发布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对单个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加快整机人形机器人研发,支持楚才系列10款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

3月,省委召开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推进会议,明确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目标,要求更好发挥链长+链主+链创机制,加快打造可靠性强、性价比高的整机产品。

4月10日,市委专题研究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强调要发挥武汉长期积累的科教人才资源、制造业基础、应用场景等优势,全力抢占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壮大。

种种部署背后,是武汉要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战略考量mdash;mdash;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武汉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30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以及华中科大、武汉大学等顶尖科研力量,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产业基础。

抢占人形机器人发展新赛道,武汉有信心有条件去做。

武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也必须敢于在人形机器人新赛道上勇立潮头,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团队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集中攻克关键共性技术,一体推进产学研用。

今年2月5日,10款人形机器人在湖北新春第一会亮相。它们的研发团队就是强: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陈学东院士团队,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以及武汉光谷华汇黄强教授团队。

人形机器人也迫不及待走向武汉街头:

光谷街头的咖啡店里,天问系着围裙,熟练地为顾客送上咖啡;

樱花季珞珈山下,智警小珞身穿警服,自主巡航时还不忘喊话提醒游客文明赏花;

长江水博会现场,水宇哥化身行走的百科全书,解答用水问题那叫一个专业;

光谷国际人才港的路演上,人形机器人又是跳舞、比心,又是鼓掌、投篮,赚足了眼球。

智警小珞人形机器人和小朋友们斗舞。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人形机器人还要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

法睿兰达科技有限公司的鲲鹏系列人形机器人有望适应焊接、检测等多种工业环境,力争在年内实现量产;

武汉大学天问团队研发的刚柔耦合灵巧手能轻松抓起鸡蛋、苹果等小物件;

楚宝系列机器人会走、会跑、会跳,摔倒了还能自己爬起来接着干活,以后会去边防巡逻、消防救灾,完成一些高风险、高难度的任务。

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从工业制造到智慧康养,再到特种作业,人形机器人在武汉的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既得抢抓赛道,也得久久为功。

龙头企业链动作用巨大,引育力度得持续不断增强。

今年3月29日,光谷东智全国总部正式落户光谷。

光谷东智由东阳光联合智元机器人、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灵初智能共同成立,致力成为华中首家具备完全独立生产、研发、交付服务的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

位于光谷筑芯科技产业园的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光谷东智计划年内发布两款人形机器人产品、生产300台人形机器人,未来年产量有望达上千台。

格蓝若人形机器人。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应市场需求,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将陆续应用于医疗和政务场景。光谷东智董事长周林介绍。

我们不仅自主研发,还希望与光谷企业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周林直言,把总部设在武汉是因为丰富的产业配套和应用场景。他举例说,光谷有很多传感器企业,光谷东智将考虑与本地传感器企业合作,使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实现光谷造。

武汉竞逐人形机器人赛道,接下来瞄准在硬件领域加快整机产品量产。

从实验室的小突破到产业链的大布局,武汉正在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上加速奔跑起来。

未来,人形机器人还会给这座城市带来哪些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曾几何时,人形机器人还只是科幻作品里遥不可及的想象,如今却真切地融入了武汉市民的生活。不管是在热闹喧嚣的街头,还是在人头攒动的展会现场,抑或风景宜人的公园景区,不经意间,你就能和这些可爱的小伙伴打个照面。

炫酷舞者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空轨高新大道站,一辆空轨列车正在驶过;生态大走廊上,装载了光谷造大脑的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狗,正与看AI展的小朋友斗舞。

同台竞技

2月5日,蛇年新春第一个工作日,10款汉产机器人同台各展绝活。

赏樱特使

3月19日,堤角公园,人形机器人小天穿过樱花云廊,精准避开奔跑的孩童。

汉马志愿者

3月20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2025武汉马拉松迎来了首个参赛选手报到领物日。委内瑞拉选手吴瑞龙看见人形机器人志愿者,开心地上前与它握手。

咖啡店实习生

2月25日,光谷街头的咖啡店,天问正系着围裙当实习生,一杯杯咖啡被它稳稳送到顾客手中。天问是武汉大学刘胜院士统筹研制的人形机器人。

生活帮手

光谷东智科技展示的A2智能机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不少观众与它握手互动。4月8日,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智能机器人纷纷登台。

智警小珞

3月16日,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上,一台身着黑色马甲的人形机器人智警小珞穿梭在赏樱人群中。

嘉宾主持

4月10日,第十三届武汉地铁读书节活动在光谷广场环形站厅拉开帷幕,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与武汉格蓝若共同研制,拥有出色负载能力的湖北明星机器人劳动者3号登上主舞台,担任活动嘉宾主持。

科技飞速演进,人形机器人走出科幻电影,走下春晚舞台,越来越快地走近人们身边。

漫步武汉街头、公园景区、展会现场,一扭头,就可能与人形机器人撞个满怀。它们身怀绝技,各显神通,正从实验室走进各类应用场景,融入你我的日常。

武汉,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正全力抢占人形机器人发展新赛道,争夺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制高点。

人形机器人是个狠角色。它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话是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里说的。 今年,国务院把具身智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大力发展未来产业的强烈信号。

据第三方机构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35年将达到1540亿美元。

湖北武汉出手了。

去年3月,湖北省政府发布《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工程实施方案》,给产业发展规划路线。

一个月后,《武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将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13个未来产业之首进行重点部署。

天问人形机器人和参观市民握手,互致新年快乐。 长江日报记者陈永权 摄

今年,武汉发布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对单个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加快整机人形机器人研发,支持楚才系列10款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

3月,省委召开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推进会议,明确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目标,要求更好发挥链长+链主+链创机制,加快打造可靠性强、性价比高的整机产品。

4月10日,市委专题研究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强调要发挥武汉长期积累的科教人才资源、制造业基础、应用场景等优势,全力抢占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壮大。

种种部署背后,是武汉要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战略考量mdash;mdash;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武汉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30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以及华中科大、武汉大学等顶尖科研力量,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产业基础。

抢占人形机器人发展新赛道,武汉有信心有条件去做。

武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也必须敢于在人形机器人新赛道上勇立潮头,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团队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集中攻克关键共性技术,一体推进产学研用。

今年2月5日,10款人形机器人在湖北新春第一会亮相。它们的研发团队就是强: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陈学东院士团队,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以及武汉光谷华汇黄强教授团队。

人形机器人也迫不及待走向武汉街头:

光谷街头的咖啡店里,天问系着围裙,熟练地为顾客送上咖啡;

樱花季珞珈山下,智警小珞身穿警服,自主巡航时还不忘喊话提醒游客文明赏花;

长江水博会现场,水宇哥化身行走的百科全书,解答用水问题那叫一个专业;

光谷国际人才港的路演上,人形机器人又是跳舞、比心,又是鼓掌、投篮,赚足了眼球。

智警小珞人形机器人和小朋友们斗舞。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人形机器人还要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

法睿兰达科技有限公司的鲲鹏系列人形机器人有望适应焊接、检测等多种工业环境,力争在年内实现量产;

武汉大学天问团队研发的刚柔耦合灵巧手能轻松抓起鸡蛋、苹果等小物件;

楚宝系列机器人会走、会跑、会跳,摔倒了还能自己爬起来接着干活,以后会去边防巡逻、消防救灾,完成一些高风险、高难度的任务。

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从工业制造到智慧康养,再到特种作业,人形机器人在武汉的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既得抢抓赛道,也得久久为功。

龙头企业链动作用巨大,引育力度得持续不断增强。

今年3月29日,光谷东智全国总部正式落户光谷。

光谷东智由东阳光联合智元机器人、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灵初智能共同成立,致力成为华中首家具备完全独立生产、研发、交付服务的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

位于光谷筑芯科技产业园的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光谷东智计划年内发布两款人形机器人产品、生产300台人形机器人,未来年产量有望达上千台。

格蓝若人形机器人。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应市场需求,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将陆续应用于医疗和政务场景。光谷东智董事长周林介绍。

我们不仅自主研发,还希望与光谷企业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周林直言,把总部设在武汉是因为丰富的产业配套和应用场景。他举例说,光谷有很多传感器企业,光谷东智将考虑与本地传感器企业合作,使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实现光谷造。

武汉竞逐人形机器人赛道,接下来瞄准在硬件领域加快整机产品量产。

从实验室的小突破到产业链的大布局,武汉正在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上加速奔跑起来。

未来,人形机器人还会给这座城市带来哪些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曾几何时,人形机器人还只是科幻作品里遥不可及的想象,如今却真切地融入了武汉市民的生活。不管是在热闹喧嚣的街头,还是在人头攒动的展会现场,抑或风景宜人的公园景区,不经意间,你就能和这些可爱的小伙伴打个照面。

炫酷舞者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空轨高新大道站,一辆空轨列车正在驶过;生态大走廊上,装载了光谷造大脑的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狗,正与看AI展的小朋友斗舞。

同台竞技

2月5日,蛇年新春第一个工作日,10款汉产机器人同台各展绝活。

赏樱特使

3月19日,堤角公园,人形机器人小天穿过樱花云廊,精准避开奔跑的孩童。

汉马志愿者

3月20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2025武汉马拉松迎来了首个参赛选手报到领物日。委内瑞拉选手吴瑞龙看见人形机器人志愿者,开心地上前与它握手。

咖啡店实习生

2月25日,光谷街头的咖啡店,天问正系着围裙当实习生,一杯杯咖啡被它稳稳送到顾客手中。天问是武汉大学刘胜院士统筹研制的人形机器人。

生活帮手

光谷东智科技展示的A2智能机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不少观众与它握手互动。4月8日,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智能机器人纷纷登台。

智警小珞

3月16日,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上,一台身着黑色马甲的人形机器人智警小珞穿梭在赏樱人群中。

嘉宾主持

4月10日,第十三届武汉地铁读书节活动在光谷广场环形站厅拉开帷幕,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与武汉格蓝若共同研制,拥有出色负载能力的湖北明星机器人劳动者3号登上主舞台,担任活动嘉宾主持。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民政部、国家邮政局推进“地名+邮政快递”利农惠农服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产业创新拉动出口增长技术优势筑牢大国
  2. 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能力强、产品优助
  3.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启动
  4. 我国外贸首季实现平稳开局
  5. 瓷上“生花”笔上“绘花”一朵花汇聚百
  6. 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贯通首
  7. “不把鸡蛋放一篮”浙江外贸企业闯关突
  8. 焦点访谈|“适老化”服务助力老“游”
  9. 上汽大众ID32025聪明款焕新升级
  10. “好生态能换钱,逐渐成了共识”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