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市场购销活跃“数字孪生+数智管理”助力粮食全产业链升级迭代
2025-03-10 07:00:55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7910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秋粮累计收购量超3亿吨,相当于2024年秋粮产量的60%。秋粮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占全年粮食产量七成以上,主要分布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等13个粮食主产区。

我国粮食收购主要包括夏粮和秋粮。秋粮收购的时间跨度较长,通常从前一年的9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的4月底。

目前,全国玉米、大豆收购量分别超1.9亿吨、1000万吨,均为近年来较高水平。中晚稻旺季收购2025年2月底已经结束,共收购1.05亿吨,市场价格总体平稳,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守全表示,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有关部门在黑龙江等粮食主产省,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购,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售粮需要。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711万吨,占稻谷收购总量的7%。

玉米大豆购销活跃 市场价格回升

2024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阶段性低位运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综合施策,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

这几天,黑龙江省鸡东县这家粮食收储点现场一片繁忙,玉米收购量超过了1万吨。

从2024年12月至今,中储粮吉林分公司三次增储玉米,全省48家收储库点敞开收购。在长春直属库双阳分库,装满玉米的货车正在有序入仓。

截至目前,中储粮在各玉米主产区共布设收购库点超过400个。3月份,新增一批收储库点,进一步扩大收储规模,积极稳市场稳预期。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守全介绍,目前,玉米和大豆市场价格,均比2024年12月份每吨上涨100元至200元,反映了各类市场主体看好后市的积极心态。

科技助力粮食产业迭代升级

粮食市场购销活跃,不少地方也在持续强化科技支撑,助力粮食全产业链迭代升级。

浙江嘉兴嘉善是浙北粮仓重要的生产基地。这个大屏展示的是省级乡村振兴粮食全产业链,也就是说一粒稻谷从入仓、烘干、存储到最后的销售、加工,实现了全产业全链路监管。

烘干之后,进入粮食产业的后半段mdash;mdash;加工销售。储存在筒仓里的稻谷结束了它的睡眠期,通过一条条传输带,传送至碾米机,开启从稻谷到大米的变身。

人虽少但却能办大事,只需两人就可以管理全年1万吨粮食的烘干、收储与加工以及后续多个环节工作,这背后当然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整个基地采用数字孪生+数智管理的方式,实现粮食全产业链的升级迭代。

目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正持续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形势分析,统筹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入市,增强市场购销活力,确保秋粮旺季收购顺利收官。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秋粮累计收购量超3亿吨,相当于2024年秋粮产量的60%。秋粮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占全年粮食产量七成以上,主要分布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等13个粮食主产区。

我国粮食收购主要包括夏粮和秋粮。秋粮收购的时间跨度较长,通常从前一年的9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的4月底。

目前,全国玉米、大豆收购量分别超1.9亿吨、1000万吨,均为近年来较高水平。中晚稻旺季收购2025年2月底已经结束,共收购1.05亿吨,市场价格总体平稳,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守全表示,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有关部门在黑龙江等粮食主产省,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购,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售粮需要。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711万吨,占稻谷收购总量的7%。

玉米大豆购销活跃 市场价格回升

2024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阶段性低位运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综合施策,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

这几天,黑龙江省鸡东县这家粮食收储点现场一片繁忙,玉米收购量超过了1万吨。

从2024年12月至今,中储粮吉林分公司三次增储玉米,全省48家收储库点敞开收购。在长春直属库双阳分库,装满玉米的货车正在有序入仓。

截至目前,中储粮在各玉米主产区共布设收购库点超过400个。3月份,新增一批收储库点,进一步扩大收储规模,积极稳市场稳预期。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守全介绍,目前,玉米和大豆市场价格,均比2024年12月份每吨上涨100元至200元,反映了各类市场主体看好后市的积极心态。

科技助力粮食产业迭代升级

粮食市场购销活跃,不少地方也在持续强化科技支撑,助力粮食全产业链迭代升级。

浙江嘉兴嘉善是浙北粮仓重要的生产基地。这个大屏展示的是省级乡村振兴粮食全产业链,也就是说一粒稻谷从入仓、烘干、存储到最后的销售、加工,实现了全产业全链路监管。

烘干之后,进入粮食产业的后半段mdash;mdash;加工销售。储存在筒仓里的稻谷结束了它的睡眠期,通过一条条传输带,传送至碾米机,开启从稻谷到大米的变身。

人虽少但却能办大事,只需两人就可以管理全年1万吨粮食的烘干、收储与加工以及后续多个环节工作,这背后当然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整个基地采用数字孪生+数智管理的方式,实现粮食全产业链的升级迭代。

目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正持续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形势分析,统筹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入市,增强市场购销活力,确保秋粮旺季收购顺利收官。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智能物联赋能春耕“加速度”“智慧农田”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陕西县域经济活力奔涌
  2. 文化中国行丨漆艺匠心古韵天成
  3. 西南地区最大铁路编组站完成扩能改造
  4. 去年以来,我国新发布工程机械相关国家
  5. 擦亮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津”字招牌
  6. 聚焦两会开放团组丨香港:为中国式现代
  7. “新中式”之旅读懂“诗意江西”
  8. 全国秋粮累计收购超3亿吨
  9. 追梦圆梦又美又飒
  10. 好评中国丨感受银发经济中的中国温度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