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监测显示南方流感活动强度高于北方
2025-02-18 03:43:38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9936   

今日是雨水节气。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天气渐暖,降水增多,湿气也逐渐加重。这一时期如何保持身体健康?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据最新监测显示,我国仍处于流感季节性流行期,流行强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南方流感活动目前高于北方。

随着气温回升,春季花粉季也将到来。医生提醒,过敏患者现在就可以预防性用药,以减轻花粉季的症状强度。

解读1

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存在差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介绍,根据当前监测结果提示,我国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继续呈下降趋势。流感病毒是导致近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目前我国还处于流感季节性流行期,但是流行强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南北方省份的流感活动水平存在差异,第6周的监测结果提示,南方高于北方。

前期大家比较关注的肺炎支原体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阳性率呈持续下降趋势。新冠病毒的阳性率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由于目前我国还处于流感流行季,今年还没有接种流感疫苗的人依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接种之后,在整个流行季都能提供一定的保护,可以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减轻感染流感病毒后症状的严重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马艳良介绍,一般情况下,肺炎的发生率在流感里并不是特别高。特殊人群,比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孕妇、婴幼儿以及合并一些基础疾病人群,他们的抵抗力相对低,引起流感性肺炎的几率就要高得多。对于这类人群,要观察体温,当出现持续高热以及咳嗽的表现,尤其出现呼吸急促,指氧饱和度低于93%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做流感相关的检测。

解读2

冰箱不是保险箱 凉拌菜建议即做即吃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介绍,春季是消化道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像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相对比较常见。这些疾病的预防首先要从日常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做起。其中,手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消化道疾病都是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注意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可以预防有害菌通过不洁的食物进入胃肠道,家长尤其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春季气温变暖,细菌容易滋生,食物建议充分烹熟,生食蔬菜也建议彻底清洗干净。冰箱不是保险箱,保存的过夜食品也可能滋生细菌,尽可能加热以后再食用,生冷的凉拌菜建议即做即吃。

春季也是胃肠型感冒常发生的季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交叉感染。如果家庭中有人出现了低热、腹泻的症状,一定要避免共用餐具,注意消毒,这样可以减少细菌传播的概率,预防疾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先清淡饮食,多补充水分,注意休息。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可以用多潘力酮,出现腹泻可以用小檗碱或者益生菌对症治疗。若治疗2-3天后症状不缓解,或持续加重,尤其出现发热或者腹痛,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解读3

多种常见传染病流行 建议师生接种疫苗

彭质斌提醒,春季常见传染病包括诺如病毒感染、麻疹、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者密切接触传播。

对于疫苗可预防性疾病,建议师生及时全程接种疫苗,强化免疫屏障,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学校要加强环境清洁,保持教室内卫生,每天上下午可以通风换气,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做好保暖。

诺如病毒感染后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对于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学生的呕吐物或者排泄物,以及其污染的环境,要及时规范消毒,使用的主要是含氯的消毒液,覆盖到呕吐物或者排泄物的表面,消毒至少要30分钟后清理,相关的用品也要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至少30分钟。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要佩戴口罩和手套,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直接接触污染物导致的传播。

学校也要做好因病缺课的监测和登记,并提倡学校教职员工不带病上岗或者上课,防止将传染病引入到班级或者学校。

解读4

春季花粉过敏患者 提前预防更加有效

马艳良提醒,在春天,松树、杨树等风媒花的花粉会引起很多过敏症状,包括过敏性的结膜炎、过敏性的鼻炎,还有可能引起过敏性哮喘。有明确的花粉过敏患者,在春季花粉到来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临床认为提前预防要比出现症状以后再去治疗更加有效。

预防首先包含预防性药物的治疗,比如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以提前用一些鼻喷的激素,像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这些激素的剂量非常小,起效需要一定时间,等到打喷嚏、流鼻涕都起来的时候再使用,效果往往没有那么好,所以一定要提前使用,很多人提前使用后发现,今年打喷嚏、流鼻涕可能就没有了。这类药物一般建议在春季花粉季节之前,至少是2到4周开始使用,一般在三月中旬花粉的浓度就开始逐渐升高了,所以有这些过敏性疾病的人群,现在就应该开始准备预防性用药了。

如果有过敏性结膜炎,也可以点一些过敏性的滴眼液,比如依美斯汀滴眼液,如果有过敏性哮喘,可以使用一些含有吸入糖皮质激素的药物,都可以提前预防。一般来讲,要用到花粉季节过后,根据症状再考虑停用还是减量。

在花粉季节,要尽量避免接触花粉过敏原,一旦花粉浓度升高,要尽量避免到花粉浓度比较高的区域,如果在家里,尽量把门窗关闭,可以使用比较高效的空气过滤器,来保证室内花粉浓度是相对比较低的。出门也要做好防护,可以佩戴旁边带有硅胶保护套防过敏的眼镜,这种护目镜可以减少花粉的接触。外出回到家时要及时把衣服脱掉,因为上面可能带有一定的花粉,也可以清洗鼻腔,鼻腔里也会有一些残留的花粉。

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尤其像哮喘的患者,随身要携带含有沙丁胺醇或者福莫特罗这类急救药物的吸入药,避免在花粉季节出现严重的症状。

今日是雨水节气。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天气渐暖,降水增多,湿气也逐渐加重。这一时期如何保持身体健康?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据最新监测显示,我国仍处于流感季节性流行期,流行强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南方流感活动目前高于北方。

随着气温回升,春季花粉季也将到来。医生提醒,过敏患者现在就可以预防性用药,以减轻花粉季的症状强度。

解读1

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存在差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介绍,根据当前监测结果提示,我国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继续呈下降趋势。流感病毒是导致近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目前我国还处于流感季节性流行期,但是流行强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南北方省份的流感活动水平存在差异,第6周的监测结果提示,南方高于北方。

前期大家比较关注的肺炎支原体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阳性率呈持续下降趋势。新冠病毒的阳性率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由于目前我国还处于流感流行季,今年还没有接种流感疫苗的人依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接种之后,在整个流行季都能提供一定的保护,可以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减轻感染流感病毒后症状的严重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马艳良介绍,一般情况下,肺炎的发生率在流感里并不是特别高。特殊人群,比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孕妇、婴幼儿以及合并一些基础疾病人群,他们的抵抗力相对低,引起流感性肺炎的几率就要高得多。对于这类人群,要观察体温,当出现持续高热以及咳嗽的表现,尤其出现呼吸急促,指氧饱和度低于93%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做流感相关的检测。

解读2

冰箱不是保险箱 凉拌菜建议即做即吃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介绍,春季是消化道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像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相对比较常见。这些疾病的预防首先要从日常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做起。其中,手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消化道疾病都是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注意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可以预防有害菌通过不洁的食物进入胃肠道,家长尤其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春季气温变暖,细菌容易滋生,食物建议充分烹熟,生食蔬菜也建议彻底清洗干净。冰箱不是保险箱,保存的过夜食品也可能滋生细菌,尽可能加热以后再食用,生冷的凉拌菜建议即做即吃。

春季也是胃肠型感冒常发生的季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交叉感染。如果家庭中有人出现了低热、腹泻的症状,一定要避免共用餐具,注意消毒,这样可以减少细菌传播的概率,预防疾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先清淡饮食,多补充水分,注意休息。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可以用多潘力酮,出现腹泻可以用小檗碱或者益生菌对症治疗。若治疗2-3天后症状不缓解,或持续加重,尤其出现发热或者腹痛,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解读3

多种常见传染病流行 建议师生接种疫苗

彭质斌提醒,春季常见传染病包括诺如病毒感染、麻疹、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者密切接触传播。

对于疫苗可预防性疾病,建议师生及时全程接种疫苗,强化免疫屏障,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学校要加强环境清洁,保持教室内卫生,每天上下午可以通风换气,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做好保暖。

诺如病毒感染后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对于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学生的呕吐物或者排泄物,以及其污染的环境,要及时规范消毒,使用的主要是含氯的消毒液,覆盖到呕吐物或者排泄物的表面,消毒至少要30分钟后清理,相关的用品也要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至少30分钟。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要佩戴口罩和手套,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直接接触污染物导致的传播。

学校也要做好因病缺课的监测和登记,并提倡学校教职员工不带病上岗或者上课,防止将传染病引入到班级或者学校。

解读4

春季花粉过敏患者 提前预防更加有效

马艳良提醒,在春天,松树、杨树等风媒花的花粉会引起很多过敏症状,包括过敏性的结膜炎、过敏性的鼻炎,还有可能引起过敏性哮喘。有明确的花粉过敏患者,在春季花粉到来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临床认为提前预防要比出现症状以后再去治疗更加有效。

预防首先包含预防性药物的治疗,比如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以提前用一些鼻喷的激素,像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这些激素的剂量非常小,起效需要一定时间,等到打喷嚏、流鼻涕都起来的时候再使用,效果往往没有那么好,所以一定要提前使用,很多人提前使用后发现,今年打喷嚏、流鼻涕可能就没有了。这类药物一般建议在春季花粉季节之前,至少是2到4周开始使用,一般在三月中旬花粉的浓度就开始逐渐升高了,所以有这些过敏性疾病的人群,现在就应该开始准备预防性用药了。

如果有过敏性结膜炎,也可以点一些过敏性的滴眼液,比如依美斯汀滴眼液,如果有过敏性哮喘,可以使用一些含有吸入糖皮质激素的药物,都可以提前预防。一般来讲,要用到花粉季节过后,根据症状再考虑停用还是减量。

在花粉季节,要尽量避免接触花粉过敏原,一旦花粉浓度升高,要尽量避免到花粉浓度比较高的区域,如果在家里,尽量把门窗关闭,可以使用比较高效的空气过滤器,来保证室内花粉浓度是相对比较低的。出门也要做好防护,可以佩戴旁边带有硅胶保护套防过敏的眼镜,这种护目镜可以减少花粉的接触。外出回到家时要及时把衣服脱掉,因为上面可能带有一定的花粉,也可以清洗鼻腔,鼻腔里也会有一些残留的花粉。

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尤其像哮喘的患者,随身要携带含有沙丁胺醇或者福莫特罗这类急救药物的吸入药,避免在花粉季节出现严重的症状。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黄河内蒙古河段进入开河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四川发现百合新物种
  2. 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3.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打造“零碳”中国标准
  4. 广铁青年护航节后返岗路
  5. 两万余名大学生交上“农味”十足的寒假
  6. “躲雪猫冬”不如“借雪生金”冰雪经济
  7. 全国铁路春运发送旅客突破4亿人次
  8. 新疆社火不一样:舞龙舞狮“舞汗血宝马
  9.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继续下降南北方流
  10. 超大特大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批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