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大学生探寻藏在春联里的中国年味|文化中国行
2025-02-17 18:33:08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2543   

作为一名理工科男生,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杜江晗春节前在同学们面前狠狠露了一手书法技能。接受私人定制、现场题写春联斗方,杜江晗带领浙江大学潮文社书画部的同学们在图书馆一楼举办写春联、送春联的活动,将新年的祝福送给同学们。

春节期间,中国青年报middot;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征集青年眼中的中国年可视化产品。在众多投稿作品中,各式各样的春联成为大学生们热衷记录的焦点。

把美好的祝愿写进春联

春联源于桃符,经五代演变,成为春节文化符号。而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春联,zwnj;zwnj;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23级的学生高伊曼将赛博春联写进学校风景照里,创作了3组兰大人专属春联。闹钟声声叫醒早八人,课堂熙熙坐满早八人,横批:学习使我快乐,完善论文思路滚滚来,有效研究进展天天有,横批:科研顺利hellip;hellip;高伊曼和同学们把大学日常生活和流行热梗写进了有千年历史的民俗春联,可谓直指人心,同学们不禁拍手叫绝。

高伊曼觉得,兰大人专属春联之所以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更加自信,更敢于表达自己,甚至有些自嘲式的表达也反映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只要红色的春联一贴上,年就来了!高伊曼用积石堂深藏经典书香浸润,昆仑堂高耸入云志向引领来激励自己新的一年多到图书馆研究经典,保持热爱阅读的习惯。

天资聪颖啥都会,逢考必过蒙都对,杜江晗发现同学们定制的内容充满了搞怪趣味和对生活的期待,当时临近期末考试,lsquo;吉祥如意rsquo;lsquo;逢考必过rsquo;等斗方也十分抢手。

张佳慧作为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的成员,这个春节她和小伙伴们面向各个学院征集具有学科特色的春联,上下联用学院名称作为藏头,还在评论区和同学们玩起了对对子。

余庆长留浙滨地的上联一出,华章再谱求是堂春辉漫洒钱塘居江山如画四海新紧随其后。大家的创作热情让张佳慧惊喜不已,传统中国的年味也在她的眼中变得具象化。

张佳慧记得,小时候在家乡的院子里,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正门口的春联都是大气端庄的风格,而厨房、杂物间也会贴上俏皮应景的春联,文风也更加有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佳慧发现春联始终在变化中创新,有些同学也手绘图案lsquo;画rsquo;春联来表达对新年的期待。

每逢春节,张佳慧所在的文学院都会举办传统文化游园会,学校老师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会将春节文化带到同学们身边,一起体验雕版印刷、制作漆扇、手写春联等。张佳慧和室友也在宿舍贴上了春联,迎接新的春天mdash;mdash;年年今日花依旧,岁岁今朝人焕新,横批:巳巳如意。

留住春联,留住年味

金龙含珠辞旧岁,银蛇吐宝贺新春,今年春节,就读于三峡大学的刘艺娜亲手题写了自家门口的春联,将生肖元素巧妙融入春联之中。刘艺娜坚持写春联已经有11年了。

刘艺娜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接触硬笔书法,紧接着转学软笔书法。刚学了几个月,刘艺娜就在父母的鼓励下写了第一副春联,贴在了家门口。当时的笔法非常稚嫩,但没想到过年期间收获了来自亲戚们的各种鼓励,那一年我写了4副春联。刘艺娜至今仍然记得站在家门口来回踱步欣赏春联时的情景,那一刻我下定决心,每年春节都要好好写春联,而且要一年比一年好。

11年来,刘艺娜不仅在家写春联送给亲人朋友,还参加社区组织的写春联活动,送给邻居。很紧张,当时还专门去培训了一周,反复练习春联单上的内容,直到熟练流畅地写出来。

渐渐地,写春联成了刘艺娜每年春节的标配活动,承载着她对春节文化的情感寄托。春联里的文字象征着她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景,希望新年胜旧年,自己和家人在新的一年万事顺心,平安如意,也希望通过打磨和坚持让春联的文字和生活一起慢慢变得更好。

大连外国语大学的田一町5岁就开始写春联了,奶奶家里留存着她从小到大写的春联。当给爷爷奶奶写春联时,我会写和丰收有关的,因为他们有仓房;给姥爷写,我就会结合他的名字来写。看到家人幸福的笑脸,田一町觉得写春联这件事变得有意义了很多。

在安徽省安庆市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来自江西服装学院的丁鹏用镜头记录下了传统年俗的温暖瞬间:一群白发老人站在桌前,用毛笔写春联,而年轻人则穿梭其间领取春联。现在机器印刷春联虽方便,但手写的温度更能唤醒人们对春节的感知。丁鹏说,他特意给老人布满皱纹的手部特写配上延时镜头,让大家看见传统文化从未老去,只是换种方式年轻。

丁鹏将自己制作的视频发到了社交媒体,很多本地网友说看到了不一样的安庆。丁鹏过去总觉得自己找不到好的拍摄素材,但这次的拍摄让他发现:只要俯下身寻找,传统文化就在市井烟火里。作为青年拍摄者,丁鹏计划明年带着更娴熟的技艺重返这里:我想拍摄他们更多的故事,让更多人理解mdash;mdash;春联上的每个字,都在书写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带着中国春联飞到世界的另一边

浙江海洋大学的坦桑尼亚学生阿哈蒂参加了一场特别的活动:写春联。对于来到中国两年的他来说,写单一的一个福字并没有那么难:我一直在努力练习写汉字,经过大量练习后,这变得挺简单的。放下写完福字的毛笔,阿哈蒂称自己很有成就感:lsquo;福rsquo;字代表着好运,我很期待在新的一年能有好运气。

在国外,中国留学生们也有了全新的贴春联思路。宾夕法尼亚大学朱晓晴、李艺涵、王鑫怡的宿舍门上,贴着十分醒目的中英文版春联。横批写着:机械飞升。上下联用英文融入了机器人领域的专业术语。有趣的是,在上下联的中间,她们还贴上了一个有着小蛇图样的福字。她们3人都是机器人学专业的硕士,我们平常接触的都是代码和实验,所以希望在春联里面融入机器人有关的内容。

谈及制作的缘由,她们称:我们就觉得贴春联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传承。有了想法后,她们立即进行了分工:朱晓晴负责统筹,李艺涵负责书法,王鑫怡负责画画。从买纸、买毛笔到制作完成,仅耗费一天时间。我们选在大年初一贴上春联,希望以此开启新的一年。朱晓晴说。

她们坦言,上下联是借鉴了别的大学同专业学生写的春联,同时又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构思。总体就是一个对于我们专业的美好期待啦,希望lsquo;bugrsquo;可以少一点,程序都可以好好运转!朱晓晴笑称。

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学生周晓萌特地从中国转运了春联去英国,我特别想让身边的英国人感受到春节的氛围,所以我就买了英文的春联。横批是lsquo;happy new yearrsquo;,上联为lsquo;rich every yearrsquo;,下联为lsquo;everything goes wellrsquo;。周晓萌将贴好的春联照片配上英文分享到社交媒体平台上后,很快就收到了一万多点赞。太惊喜了,评论里还有外国朋友发来祝福。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外国人知道春节,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一名理工科男生,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杜江晗春节前在同学们面前狠狠露了一手书法技能。接受私人定制、现场题写春联斗方,杜江晗带领浙江大学潮文社书画部的同学们在图书馆一楼举办写春联、送春联的活动,将新年的祝福送给同学们。

春节期间,中国青年报middot;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征集青年眼中的中国年可视化产品。在众多投稿作品中,各式各样的春联成为大学生们热衷记录的焦点。

把美好的祝愿写进春联

春联源于桃符,经五代演变,成为春节文化符号。而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春联,zwnj;zwnj;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23级的学生高伊曼将赛博春联写进学校风景照里,创作了3组兰大人专属春联。闹钟声声叫醒早八人,课堂熙熙坐满早八人,横批:学习使我快乐,完善论文思路滚滚来,有效研究进展天天有,横批:科研顺利hellip;hellip;高伊曼和同学们把大学日常生活和流行热梗写进了有千年历史的民俗春联,可谓直指人心,同学们不禁拍手叫绝。

高伊曼觉得,兰大人专属春联之所以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更加自信,更敢于表达自己,甚至有些自嘲式的表达也反映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只要红色的春联一贴上,年就来了!高伊曼用积石堂深藏经典书香浸润,昆仑堂高耸入云志向引领来激励自己新的一年多到图书馆研究经典,保持热爱阅读的习惯。

天资聪颖啥都会,逢考必过蒙都对,杜江晗发现同学们定制的内容充满了搞怪趣味和对生活的期待,当时临近期末考试,lsquo;吉祥如意rsquo;lsquo;逢考必过rsquo;等斗方也十分抢手。

张佳慧作为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的成员,这个春节她和小伙伴们面向各个学院征集具有学科特色的春联,上下联用学院名称作为藏头,还在评论区和同学们玩起了对对子。

余庆长留浙滨地的上联一出,华章再谱求是堂春辉漫洒钱塘居江山如画四海新紧随其后。大家的创作热情让张佳慧惊喜不已,传统中国的年味也在她的眼中变得具象化。

张佳慧记得,小时候在家乡的院子里,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正门口的春联都是大气端庄的风格,而厨房、杂物间也会贴上俏皮应景的春联,文风也更加有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佳慧发现春联始终在变化中创新,有些同学也手绘图案lsquo;画rsquo;春联来表达对新年的期待。

每逢春节,张佳慧所在的文学院都会举办传统文化游园会,学校老师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会将春节文化带到同学们身边,一起体验雕版印刷、制作漆扇、手写春联等。张佳慧和室友也在宿舍贴上了春联,迎接新的春天mdash;mdash;年年今日花依旧,岁岁今朝人焕新,横批:巳巳如意。

留住春联,留住年味

金龙含珠辞旧岁,银蛇吐宝贺新春,今年春节,就读于三峡大学的刘艺娜亲手题写了自家门口的春联,将生肖元素巧妙融入春联之中。刘艺娜坚持写春联已经有11年了。

刘艺娜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接触硬笔书法,紧接着转学软笔书法。刚学了几个月,刘艺娜就在父母的鼓励下写了第一副春联,贴在了家门口。当时的笔法非常稚嫩,但没想到过年期间收获了来自亲戚们的各种鼓励,那一年我写了4副春联。刘艺娜至今仍然记得站在家门口来回踱步欣赏春联时的情景,那一刻我下定决心,每年春节都要好好写春联,而且要一年比一年好。

11年来,刘艺娜不仅在家写春联送给亲人朋友,还参加社区组织的写春联活动,送给邻居。很紧张,当时还专门去培训了一周,反复练习春联单上的内容,直到熟练流畅地写出来。

渐渐地,写春联成了刘艺娜每年春节的标配活动,承载着她对春节文化的情感寄托。春联里的文字象征着她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景,希望新年胜旧年,自己和家人在新的一年万事顺心,平安如意,也希望通过打磨和坚持让春联的文字和生活一起慢慢变得更好。

大连外国语大学的田一町5岁就开始写春联了,奶奶家里留存着她从小到大写的春联。当给爷爷奶奶写春联时,我会写和丰收有关的,因为他们有仓房;给姥爷写,我就会结合他的名字来写。看到家人幸福的笑脸,田一町觉得写春联这件事变得有意义了很多。

在安徽省安庆市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来自江西服装学院的丁鹏用镜头记录下了传统年俗的温暖瞬间:一群白发老人站在桌前,用毛笔写春联,而年轻人则穿梭其间领取春联。现在机器印刷春联虽方便,但手写的温度更能唤醒人们对春节的感知。丁鹏说,他特意给老人布满皱纹的手部特写配上延时镜头,让大家看见传统文化从未老去,只是换种方式年轻。

丁鹏将自己制作的视频发到了社交媒体,很多本地网友说看到了不一样的安庆。丁鹏过去总觉得自己找不到好的拍摄素材,但这次的拍摄让他发现:只要俯下身寻找,传统文化就在市井烟火里。作为青年拍摄者,丁鹏计划明年带着更娴熟的技艺重返这里:我想拍摄他们更多的故事,让更多人理解mdash;mdash;春联上的每个字,都在书写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带着中国春联飞到世界的另一边

浙江海洋大学的坦桑尼亚学生阿哈蒂参加了一场特别的活动:写春联。对于来到中国两年的他来说,写单一的一个福字并没有那么难:我一直在努力练习写汉字,经过大量练习后,这变得挺简单的。放下写完福字的毛笔,阿哈蒂称自己很有成就感:lsquo;福rsquo;字代表着好运,我很期待在新的一年能有好运气。

在国外,中国留学生们也有了全新的贴春联思路。宾夕法尼亚大学朱晓晴、李艺涵、王鑫怡的宿舍门上,贴着十分醒目的中英文版春联。横批写着:机械飞升。上下联用英文融入了机器人领域的专业术语。有趣的是,在上下联的中间,她们还贴上了一个有着小蛇图样的福字。她们3人都是机器人学专业的硕士,我们平常接触的都是代码和实验,所以希望在春联里面融入机器人有关的内容。

谈及制作的缘由,她们称:我们就觉得贴春联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传承。有了想法后,她们立即进行了分工:朱晓晴负责统筹,李艺涵负责书法,王鑫怡负责画画。从买纸、买毛笔到制作完成,仅耗费一天时间。我们选在大年初一贴上春联,希望以此开启新的一年。朱晓晴说。

她们坦言,上下联是借鉴了别的大学同专业学生写的春联,同时又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构思。总体就是一个对于我们专业的美好期待啦,希望lsquo;bugrsquo;可以少一点,程序都可以好好运转!朱晓晴笑称。

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学生周晓萌特地从中国转运了春联去英国,我特别想让身边的英国人感受到春节的氛围,所以我就买了英文的春联。横批是lsquo;happy new yearrsquo;,上联为lsquo;rich every yearrsquo;,下联为lsquo;everything goes wellrsquo;。周晓萌将贴好的春联照片配上英文分享到社交媒体平台上后,很快就收到了一万多点赞。太惊喜了,评论里还有外国朋友发来祝福。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外国人知道春节,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人勤春来早开工干劲足丨未来已来!人工智能踩上“风火轮”练就“十八般武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继续下降南北方流
  2. 超大特大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批
  3. 节后国内市场迎来“小阳春”大豆后期价
  4. 麦格纳拓展与梅赛德斯-奔驰的长期创新
  5. 千年古城苏州逐绿向新之路
  6. 我的铁路风景|火车上的元宵佳节,旅途
  7. “善作善成”系列纪录片第四集:城美治
  8. 文物里的国潮第九期——惠山泥人《蟠桃
  9. 入境游,双语导游很抢手
  10. “尔滨”遇到亚冬,冰雪更加闪亮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