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保障“北粮南运”不停歇坚守岗位畅通海上粮运线
2025-02-10 08:43:45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8515   

今年春节前夕,辽港控股有限公司粮食分公司生产部计划员袁帝,一如往常早上6点前来到办公室。这一天有多少船舶进港、停在哪个泊位、货物在哪些仓库、公路铁路运输如何安排、现场人员如何装卸等,都需要他尽快做出计划,保证当天的港口作业有条不紊地运转。

从办公室窗户向外望去,不远处能看到一条条高约50米的红色栈桥纵横交错,它们将各个筒仓相连,并一路延伸至数百米外的47号泊位旁,这是一条高度自动化的粮食运输线。船舶靠岸后,筒仓中的粮食经由栈桥上的皮带运输到装船机中,身在远控室的装船机驾驶员通过4块大屏幕远程操控,将粮食精准装船,每小时装卸量可达1500吨。

位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的营口港是北粮南运的主枢纽港,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散粮中转地,年均超千万吨产自东北黑土地的稻谷、玉米经此南下。

辽港控股有限公司粮食分公司副总经理亢军介绍,目前营口港内共有8个粮食装卸泊位,一昼夜装卸量最高能达到10万吨,平房仓、筒仓等堆存能力达400万吨,即便如此,在粮食抵港高峰期,还是会面临极大的接卸压力。

去年10月中旬以来,粮食集中进港,每天进港量达到800-1000车,这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如果我们无法正常接卸,粮食就会积压在产地。亢军说,针对特殊情况,公司通过缩短作业距离、优化装卸方式等,全力以赴保障这条海上通道的畅通。

袁帝解释,以铁路敞顶箱为例,一般经由铁路抵港的粮食首先要通过平房仓、筒仓入库,现在省去这个环节,直接将敞顶箱由车辆运至船边直取,减少中转次数。同时对进港船舶提前确定泊位,货物提前运抵码头,由以前的船等货变成货等船,每艘船的装卸时间可节省约4小时。

去年12月,我们完成了单月吞吐量158万吨的历史新高。亢军告诉中青报middot;中青网记者,从现有预报来看,今年春节期间进港船舶量还是很多,繁忙的状态会持续。

对现场工人来说,春节坚守岗位早已成为常态。按以往惯例,只有在每年的除夕船舶作业会短暂停歇,但公路铁路仓储等作业还在进行。在港口,只要有船就是全员集结号。

冬天的海边寒风刺骨,袁帝说有时外出记录敞顶箱号,手抄5分钟就会被冻僵。遇到港池有浮冰,稍微小些的船只停靠时会被冰挤开或夹住,时间最长的一次靠岸花了8小时,各种方法都用尽了,干着急,在外面一站就是一天。

不是只有我这个岗位如此,全公司上下每个部门都很辛苦,都忙得脚打后脑勺。袁帝说,整个后方堆场有1.6万多个集装箱,分下来每个人要管2000多个,喝口水、上个厕所的时间都很紧张。

为改善现场工人的工作环境,缓解繁重的体力劳动,港区的智能化改造被提上日程。辽港控股有限公司粮食分公司机械管理部技术员葛树新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那台远程操控装船机便是团队的最新成果。该设备刚上线两个月,目前运转良好。

以前一台装船机需要4名驾驶员,4班倒。葛树新介绍,驾驶室距地面30米高,冬冷夏热,司机需常年低头作业,通过肉眼观测判断卸货情况。粮食装卸粉尘较大,夜间视线不好,经常有堵料、洒漏等情况,造成粮食损耗。

智能化改造后,装船机通过摄像头扫描建模,迅速识别停靠船只型号、仓位等信息,大臂自动对位,皮带自动启动,并利用雷达系统监测仓内料位,实时调整下料口高度、位置,在远控室屏幕前,驾驶员可以清晰掌握全部装卸数据。

目前这套设备刚开始运行,有很多技术不成熟的地方,每次作业还是需要一名驾驶员在现场监护,另一名在远控室操控。葛树新说,理想状态下,以后可以一人同时远程操控多机。

今年春节前夕,辽港控股有限公司粮食分公司生产部计划员袁帝,一如往常早上6点前来到办公室。这一天有多少船舶进港、停在哪个泊位、货物在哪些仓库、公路铁路运输如何安排、现场人员如何装卸等,都需要他尽快做出计划,保证当天的港口作业有条不紊地运转。

从办公室窗户向外望去,不远处能看到一条条高约50米的红色栈桥纵横交错,它们将各个筒仓相连,并一路延伸至数百米外的47号泊位旁,这是一条高度自动化的粮食运输线。船舶靠岸后,筒仓中的粮食经由栈桥上的皮带运输到装船机中,身在远控室的装船机驾驶员通过4块大屏幕远程操控,将粮食精准装船,每小时装卸量可达1500吨。

位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的营口港是北粮南运的主枢纽港,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散粮中转地,年均超千万吨产自东北黑土地的稻谷、玉米经此南下。

辽港控股有限公司粮食分公司副总经理亢军介绍,目前营口港内共有8个粮食装卸泊位,一昼夜装卸量最高能达到10万吨,平房仓、筒仓等堆存能力达400万吨,即便如此,在粮食抵港高峰期,还是会面临极大的接卸压力。

去年10月中旬以来,粮食集中进港,每天进港量达到800-1000车,这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如果我们无法正常接卸,粮食就会积压在产地。亢军说,针对特殊情况,公司通过缩短作业距离、优化装卸方式等,全力以赴保障这条海上通道的畅通。

袁帝解释,以铁路敞顶箱为例,一般经由铁路抵港的粮食首先要通过平房仓、筒仓入库,现在省去这个环节,直接将敞顶箱由车辆运至船边直取,减少中转次数。同时对进港船舶提前确定泊位,货物提前运抵码头,由以前的船等货变成货等船,每艘船的装卸时间可节省约4小时。

去年12月,我们完成了单月吞吐量158万吨的历史新高。亢军告诉中青报middot;中青网记者,从现有预报来看,今年春节期间进港船舶量还是很多,繁忙的状态会持续。

对现场工人来说,春节坚守岗位早已成为常态。按以往惯例,只有在每年的除夕船舶作业会短暂停歇,但公路铁路仓储等作业还在进行。在港口,只要有船就是全员集结号。

冬天的海边寒风刺骨,袁帝说有时外出记录敞顶箱号,手抄5分钟就会被冻僵。遇到港池有浮冰,稍微小些的船只停靠时会被冰挤开或夹住,时间最长的一次靠岸花了8小时,各种方法都用尽了,干着急,在外面一站就是一天。

不是只有我这个岗位如此,全公司上下每个部门都很辛苦,都忙得脚打后脑勺。袁帝说,整个后方堆场有1.6万多个集装箱,分下来每个人要管2000多个,喝口水、上个厕所的时间都很紧张。

为改善现场工人的工作环境,缓解繁重的体力劳动,港区的智能化改造被提上日程。辽港控股有限公司粮食分公司机械管理部技术员葛树新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那台远程操控装船机便是团队的最新成果。该设备刚上线两个月,目前运转良好。

以前一台装船机需要4名驾驶员,4班倒。葛树新介绍,驾驶室距地面30米高,冬冷夏热,司机需常年低头作业,通过肉眼观测判断卸货情况。粮食装卸粉尘较大,夜间视线不好,经常有堵料、洒漏等情况,造成粮食损耗。

智能化改造后,装船机通过摄像头扫描建模,迅速识别停靠船只型号、仓位等信息,大臂自动对位,皮带自动启动,并利用雷达系统监测仓内料位,实时调整下料口高度、位置,在远控室屏幕前,驾驶员可以清晰掌握全部装卸数据。

目前这套设备刚开始运行,有很多技术不成熟的地方,每次作业还是需要一名驾驶员在现场监护,另一名在远控室操控。葛树新说,理想状态下,以后可以一人同时远程操控多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节后急求掉秤有捷径?医生:“速瘦”易复胖且危及健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今年春节,“新军”回家啦!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力指导开展四川筠连县
  3. 驻华使节组团感受“非遗版”春节打卡特
  4. 双层过江——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
  5. 全方位、地毯式搜寻!四川筠连山体滑坡
  6. 央行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
  7. 十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
  8. 这样喂养宝宝才科学!婴幼儿营养喂养评
  9. 四川财政预拨3000万元支持筠连县救
  10. 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受灾区域群众已全部转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