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我国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
2025-01-26 08:10:51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5513   

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

专家:行业供给侧拐点已至,全球需求增长仍具韧性

去年,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大增超四成;光伏产品出口连续4年超过2000亿元。在产业高歌猛进发展的同时,光伏企业也面临供需失衡、利润萎缩问题。业界专家分析,今年光伏市场需求仍具韧性,供给侧改革将成为行业发展关键词。

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领跑全球

从过去的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显著的竞争力,短短十几年间,光伏已成为我国自主可控的优势产业,在制造业规模、技术水平、产业体系等方面领跑全球。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数据表明,我国光伏新增装机的势头非常迅猛。

作为出口走俏的新三样之一,光伏是我国绿色贸易领跑全球的代表。近日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光伏产品已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

但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作为光伏组件核心部分的太阳能电池价格持续下探。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中国出口太阳能电池77.9亿个,同比增长38.2%,但全年出口金额305.98亿美元,同比下滑30%。

太阳能电池出口量增价降,是当下行业深度调整的冰山一角。作为强周期行业,回顾光伏的发展历程,曾遭遇过2008年金融危机、2012年欧美双反冲击、2018年光伏补贴退坡三次周期调整。而当下,光伏正处在第四次周期调整过程中。

硅片和电池价格迎供需拐点

近日,多家光伏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隆基绿能预计去年净亏损82亿元至88亿元,通威股份预计亏损70亿元至75亿元左右。这两家企业都是光伏组件产业链的头部企业,2023年净利润均超百亿元,去年则由盈转亏。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光伏行业激烈竞争,反映出当前光伏组件产业链各主要环节的同质化问题。中金公司近日研报分析,高价格带来的高盈利刺激大量产能在2023年落地,而随着供需形势扭转,导致产业链价格从2022年底的高点开始震荡下跌,至2024年下半年价格已基本见底。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去年1至10月,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5%,硅片价格下滑超45%,电池组件价格下滑超25%。供需失衡致使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滑,招投标市场屡屡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情况。

2024年10月,光伏行业协会牵头16家企业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推动行业自律发展。工信部也大力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去年底今年初,光伏硅料、硅片、电池价格终于迎来供需拐点和价格反弹。

1月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当周硅片价格显示,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涨至1.55元/片,涨幅达9.15%,这是近两年以来硅片价格的最大涨幅。

底部调整中优胜劣汰提速

行业发展好的时候,企业都往里面砸资源。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目前光伏所面临的正是行业周期问题,底部调整将会加快优胜劣汰。

光伏行业供给侧拐点已至,全球需求增长仍具韧性。华福证券最新研报认为,从供给方面看,当前行业减产、反内卷等自律共识已形成,供给侧改革预计贯穿2025年全年,有望助力行业尽快走出供给过剩的困境。

展望2025年,晶科能源表示,随着光伏产业持续深度调整,缺乏竞争力的产能面临快速出清。在行业自发性调整下,产业链价格已出现企稳信号,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加速再平衡。

展望未来,光伏技术迭代升级可能成为解决同质化问题的抓手。业界判断,未来几年,光伏行业将迎来更多技术创新和突破,转换效率更高的BC技术电池、TOPCon电池等有望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

专家:行业供给侧拐点已至,全球需求增长仍具韧性

去年,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大增超四成;光伏产品出口连续4年超过2000亿元。在产业高歌猛进发展的同时,光伏企业也面临供需失衡、利润萎缩问题。业界专家分析,今年光伏市场需求仍具韧性,供给侧改革将成为行业发展关键词。

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领跑全球

从过去的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显著的竞争力,短短十几年间,光伏已成为我国自主可控的优势产业,在制造业规模、技术水平、产业体系等方面领跑全球。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数据表明,我国光伏新增装机的势头非常迅猛。

作为出口走俏的新三样之一,光伏是我国绿色贸易领跑全球的代表。近日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光伏产品已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

但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作为光伏组件核心部分的太阳能电池价格持续下探。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中国出口太阳能电池77.9亿个,同比增长38.2%,但全年出口金额305.98亿美元,同比下滑30%。

太阳能电池出口量增价降,是当下行业深度调整的冰山一角。作为强周期行业,回顾光伏的发展历程,曾遭遇过2008年金融危机、2012年欧美双反冲击、2018年光伏补贴退坡三次周期调整。而当下,光伏正处在第四次周期调整过程中。

硅片和电池价格迎供需拐点

近日,多家光伏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隆基绿能预计去年净亏损82亿元至88亿元,通威股份预计亏损70亿元至75亿元左右。这两家企业都是光伏组件产业链的头部企业,2023年净利润均超百亿元,去年则由盈转亏。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光伏行业激烈竞争,反映出当前光伏组件产业链各主要环节的同质化问题。中金公司近日研报分析,高价格带来的高盈利刺激大量产能在2023年落地,而随着供需形势扭转,导致产业链价格从2022年底的高点开始震荡下跌,至2024年下半年价格已基本见底。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去年1至10月,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5%,硅片价格下滑超45%,电池组件价格下滑超25%。供需失衡致使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滑,招投标市场屡屡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情况。

2024年10月,光伏行业协会牵头16家企业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推动行业自律发展。工信部也大力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去年底今年初,光伏硅料、硅片、电池价格终于迎来供需拐点和价格反弹。

1月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当周硅片价格显示,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涨至1.55元/片,涨幅达9.15%,这是近两年以来硅片价格的最大涨幅。

底部调整中优胜劣汰提速

行业发展好的时候,企业都往里面砸资源。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目前光伏所面临的正是行业周期问题,底部调整将会加快优胜劣汰。

光伏行业供给侧拐点已至,全球需求增长仍具韧性。华福证券最新研报认为,从供给方面看,当前行业减产、反内卷等自律共识已形成,供给侧改革预计贯穿2025年全年,有望助力行业尽快走出供给过剩的困境。

展望2025年,晶科能源表示,随着光伏产业持续深度调整,缺乏竞争力的产能面临快速出清。在行业自发性调整下,产业链价格已出现企稳信号,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加速再平衡。

展望未来,光伏技术迭代升级可能成为解决同质化问题的抓手。业界判断,未来几年,光伏行业将迎来更多技术创新和突破,转换效率更高的BC技术电池、TOPCon电池等有望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高质量发展故事汇丨四向通达,重庆打造“世界中转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东方美学、传统文化众多春节文艺演出受
  2. 涉及班师比、专业素质等首个专门针对体
  3.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金融租赁公司监管
  4. 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内蒙古部分高速
  5. 财经聚焦·小数据大经济港口“活跃度”
  6. 多部门积极应对天气变化保障春运平稳有
  7. 中国发布丨商务部:创新消费场景,推进
  8. 中国发布丨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8天
  9. “母亲健康快车”入渝二十三年超一千五
  10. 文化中国行|“新年俗”里的别样年味—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