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汉代复合鱼鳞甲首现海昏侯墓最小甲片宽仅1厘米
2024-12-08 07:06:06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7829   

记者12月7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甲片堆积物初步整理完成,文保人员提取甲片约6000片,经初步复原认为其为铁漆、铜漆、皮漆复合材质编缀的鱼鳞甲组成部分,其中最小甲片宽仅1厘米,厚0.2厘米左右。专家认为,上述复合形制的铠甲是汉代考古中首次发现,代表着汉代制甲工艺的最高水平。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杨军介绍,这批甲片被发现于刘贺墓西藏椁武器库,与刀剑伴随出土,据现场漆皮痕迹推测,当时被装在漆箱中。出土时漆箱已腐烂,铠甲、刀剑呈堆砌状,海昏侯墓先后经历地震、鄱阳湖水南侵造成的地下水位上升,埋藏环境导致甲片质地轻薄脆弱,我们决定对文物进行整体套箱提取,再通过实验室考古进行保护研究。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的文保人员,经过两年多时间从套箱中提取了约6000片甲片。文保人员经初步复原研究认为,刘贺墓出土的铠甲为铁漆、铜漆、皮漆复合材质编缀的鱼鳞甲。

最小甲片宽仅1厘米,厚0.2厘米左右,是迄今汉代考古出土的最小鱼鳞甲甲片。拥有50余年甲胄修复经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白荣金说,鱼鳞甲多出土于汉墓,一般甲片宽在4-10厘米,即便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精巧铁甲甲片也有2-3厘米。甲片越小,意味着打造铠甲所需的甲片数量就越多,锻造加工工艺也越精致。

海昏侯铠甲甲片的材质和样式也颇为特殊。白荣金说,通常汉代铠甲为单一材质构成,海昏侯铠甲却有铁质、铜质、皮质三种材质,这种复合形制为汉代考古中首次发现。此外,甲片样式可分为9大类,如有的中间鼓起,有的运用了髹漆工艺,甲片上的孔数也分6、7、8三种。

专家认为,铠甲作为古代重要的防护武具,伴随着古代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进,迄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海昏侯铠甲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制甲工艺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专家介绍,铠甲实物的研究价值取决于复原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些甲片的锻造工艺和铠甲的编缀方式如何?铠甲的等级是否与刘贺下葬时的身份相符?都有待进一步保护研究。

记者12月7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甲片堆积物初步整理完成,文保人员提取甲片约6000片,经初步复原认为其为铁漆、铜漆、皮漆复合材质编缀的鱼鳞甲组成部分,其中最小甲片宽仅1厘米,厚0.2厘米左右。专家认为,上述复合形制的铠甲是汉代考古中首次发现,代表着汉代制甲工艺的最高水平。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杨军介绍,这批甲片被发现于刘贺墓西藏椁武器库,与刀剑伴随出土,据现场漆皮痕迹推测,当时被装在漆箱中。出土时漆箱已腐烂,铠甲、刀剑呈堆砌状,海昏侯墓先后经历地震、鄱阳湖水南侵造成的地下水位上升,埋藏环境导致甲片质地轻薄脆弱,我们决定对文物进行整体套箱提取,再通过实验室考古进行保护研究。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的文保人员,经过两年多时间从套箱中提取了约6000片甲片。文保人员经初步复原研究认为,刘贺墓出土的铠甲为铁漆、铜漆、皮漆复合材质编缀的鱼鳞甲。

最小甲片宽仅1厘米,厚0.2厘米左右,是迄今汉代考古出土的最小鱼鳞甲甲片。拥有50余年甲胄修复经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白荣金说,鱼鳞甲多出土于汉墓,一般甲片宽在4-10厘米,即便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精巧铁甲甲片也有2-3厘米。甲片越小,意味着打造铠甲所需的甲片数量就越多,锻造加工工艺也越精致。

海昏侯铠甲甲片的材质和样式也颇为特殊。白荣金说,通常汉代铠甲为单一材质构成,海昏侯铠甲却有铁质、铜质、皮质三种材质,这种复合形制为汉代考古中首次发现。此外,甲片样式可分为9大类,如有的中间鼓起,有的运用了髹漆工艺,甲片上的孔数也分6、7、8三种。

专家认为,铠甲作为古代重要的防护武具,伴随着古代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进,迄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海昏侯铠甲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制甲工艺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专家介绍,铠甲实物的研究价值取决于复原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些甲片的锻造工艺和铠甲的编缀方式如何?铠甲的等级是否与刘贺下葬时的身份相符?都有待进一步保护研究。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全部安排到项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我国3个非遗项目转入代表作名录
  2. 《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营销行为指引》
  3. 智能设备助力海水养殖提质增效
  4. 冬季前沿跨过长江!全国入冬进程图来了
  5.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芜湖“四普”:细
  6. 河南神垕:瓷声未央
  7.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
  8. 磨憨铁路口岸等三大口岸创建我国首批“
  9. 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填补转基因玉米元
  10. 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交流会举办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