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成立20周年,该网络已经成为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该网络共建成29个大型森林动态样地和近60个面积1至5公顷的辅助样地,样地总面积达到789.39公顷,标记的木本植物近3000种、293.5万株。
从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到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该网络较好地代表了中国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地带性森林类型,这为物种共存机制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平台。在大型样地内,研究人员对所有胸径大于等于1厘米的木本植物进行定位、挂牌标记,每5年复查一次,种子、幼苗及树木生长等森林全生活史动态也同步监测。近年来,该网络部分样地的技术手段不断升级,逐渐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自2004年建立至今,该网络旨在构建多尺度森林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长期监测我国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多样性,揭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数据和决策依据。利用该网络的监测数据和案例,近840篇研究论文已经发布,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科学》《自然》等顶尖期刊。
2024年是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成立20周年,该网络已经成为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该网络共建成29个大型森林动态样地和近60个面积1至5公顷的辅助样地,样地总面积达到789.39公顷,标记的木本植物近3000种、293.5万株。
从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到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该网络较好地代表了中国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地带性森林类型,这为物种共存机制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平台。在大型样地内,研究人员对所有胸径大于等于1厘米的木本植物进行定位、挂牌标记,每5年复查一次,种子、幼苗及树木生长等森林全生活史动态也同步监测。近年来,该网络部分样地的技术手段不断升级,逐渐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自2004年建立至今,该网络旨在构建多尺度森林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长期监测我国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多样性,揭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数据和决策依据。利用该网络的监测数据和案例,近840篇研究论文已经发布,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科学》《自然》等顶尖期刊。
|